12月5日,重慶科技館舉辦了“逐夢科學海洋 鑒證十年成長”小小科技輔導員十周年主題活動。重慶市科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牛杰,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重慶師范大學教授楊新民,重慶慶科技館黨委書記、館長趙開宇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分為“十年頒獎典禮”、“主題科普報告”和“現場科學活動”三個環節。頒獎典禮上,專家代表、學校代表、學生代表等通過VCR向小小科技輔導員傳遞祝福。牛杰、趙開宇、楊新民為8名優秀指導老師、6個優秀組織單位、10名科普新星頒獎。小小科技輔導員們還為現場觀眾表演了科普劇《青青草原保衛戰》、科學實驗《神奇的噴泉》、合唱《明天會更好》等節目,用形象化的方式為觀眾科普垃圾分類、生活中的化學等科學知識,博得全場喝彩。
牛杰在頒獎典禮上講話,他首先對小小科技輔導員十周年慶典活動的圓滿成功表示了熱烈祝賀,并希望小小科技輔導員牢記習總書記殷殷囑托,努力成長為新時期科技人才,共同助力科普事業發展,為科普發“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助力。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楊新民為觀眾作以《大哉,數學之為用》為主題的報告,帶領觀眾從“數學與國家”、“數學與民生”、“數學與人文”等角度重新塑造了對數學的認識,以及結合實際工作內容,向觀眾展示了數學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方面承擔的重大作用。
在現場科學活動中,《弘揚科學精神 譜寫十年成長》主題展覽,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向觀眾展現小小科技輔導員這支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青少年科普后備隊伍的風采。其中,“火線沖擊”、“眼疾手快”等科學小實驗互動游戲和科普圖書展覽獲得觀眾的青睞。
重慶科技館小小科技輔導員活動開展十年,累計培養小小科技輔導員522名,向公眾開展公益輔導講解4022場,線上線下科學實踐活動受眾累計超過100萬余人,實現了從單純的科普知識講解,到實境化科普工作者角色的轉變,從點對點個人志愿服務講解到館校家聯合培養模式的轉變,從單一社會實踐到構建體系化職業體驗類科學實踐活動的轉變等“三大跨越”。
重慶市南岸區天臺崗小學校、重慶市兩江新區星湖學校、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康恒小學校等教師代表、重慶市巴蜀小學、重慶巴川量子學校等學生代表、歷年小輔代表及家長等150余人參與了現場活動,共計44.2萬人次觀看了線上直播。
|